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资讯 >> 详情
世界快播:由俭入奢的诗词有哪些古诗 6.关于勤俭持家的诗句
来源: 抄写作文网      时间:2023-07-01 10:12:48
抄写作文网小编为大家提供由俭入奢的诗词有哪些古诗6.关于勤俭持家的诗句来供大家参考,欢迎阅读。

4.描写节俭的诗句

描写节俭的诗句:


(资料图)

兴家犹如针挑土,败家好似浪淘沙

成由勤俭破由奢copy

勤俭永不穷,坐食山也空

从俭入奢易,从奢入俭难

成家子,粪如宝;败家子,钱如草

眼下胡花乱铺张,往后日月bai空荡荡

家有万石粮,挥堆不长

黄金本无种,出自勤俭家

饱时省一口,饿时得一斗

细水长流du,遇灾不愁

省下烟酒钱,急难免求人

有荒节约度荒,天荒节约备荒

好处安身,苦处用钱

精打细算够半年,遇到荒年zhi不受难

年年有储存,荒年不荒人

良田万顷,日食一升.广厦千间,夜眠七尺

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dao,恒念物力维艰

2.描写勤俭节约的诗句有哪些

描写勤俭节约的诗句如下:

1、兴家犹如针挑土,败家好似浪淘沙。

释义:沙子都是很松散的,大浪一冲,就冲散了、冲没了,这是形容很轻易、很容易就败家了。这样正好与前面的兴家对应起来了,用针挑土,一针才能挑多少土?一针一针的,多难啊。兴家需要一点一滴地积累,不容易;而败家,一下子就败了。

2、成由勤俭破由奢

释义:成功来自勤俭,破败由于奢侈。

3、勤俭永不穷,坐食山也空

释义:勤劳节约是永远不会穷的,不劳作就算是山堆一样多的粮食也会被吃空。进一步说,勤俭节约,就是要勤劳而俭朴,有节制有约束。工作要勤劳,生活要节俭。“勤”“俭”两字,相辅相成,是不可分的,只专勤不俭,好比端个没底的碗,总也盛不满;只俭不勤,坐吃山空,一定要受穷挨饿。

4、从俭入奢易,从奢入俭难

释义:由节俭进入奢侈(是)容易(的),由奢侈进入节俭(却)困难(了)。

5、小钱不知省,大钱将滥花

释义:小方面的钱不知道节省,再多属的钱也都乱花出去了。

关于“勤俭节约”的古诗词有哪些?

1、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。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

译文:即使是一顿粥、一顿饭,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容易;即使是半根丝、半根线,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。

2、克勤于邦,克俭于家。

译文: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,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。

3、俭,德之共也;侈,恶之大也。

译文:节俭,是善行中的大德;奢侈,是邪恶中的大恶。

4、民生在勤,勤则不匮。

译文: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,只有勤于劳作,财物才不会匮乏。

5、俭节则昌,淫佚则亡。

译文:节俭就会昌盛,淫佚享乐就会败亡。

6、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

译文:农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锄禾,滴滴汗珠掉在生长禾苗的土中。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,每一粒都是这样辛苦得来。

7、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破由奢。

译文:纵观历史,大到邦国,小到家庭,无不是兴于勤俭,亡于奢靡。

8、忧劳可以兴国,逸豫可以亡身。

译文: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,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。

9、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

译文: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,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。

10、取之有度,用之有节,则常足。

译文:有计划地索取,有节制地消费,就会常保富足。

5.4句关于勤俭节约的古诗

一、唐代李绅《悯农》

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

翻译: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,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?

二、唐代李商隐《咏史》

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破由奢。

翻译:纵览历史,凡是贤明的国家,成功源于勤俭,衰败起于奢华。

三、北宋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
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

翻译:从节俭到奢侈容易,从侈到节俭困难。

四、三国时期诸葛亮《诫子书》

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

翻译:恬静以修善自身,俭朴以淳养品德。

五、唐代白居易《太平乐二首》

岁丰仍节俭,时泰更销兵。

翻译:丰收之年仍然不忘节约(储备)粮食,太平时期要重视防范避免战争。

7.关于节俭的古诗

悯农 作者:李绅(唐)

锄禾日当午,

汗滴禾下土.

谁知盘中餐,

粒粒皆辛苦.

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地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[清]朱柏庐

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,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

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〔三国〕诸葛亮

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破由奢。〔唐〕李商隐

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〔北宋〕司马光

节俭朴素,人之美德。〔明〕薛瑄

李商隐《咏史》

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破由奢。

何须琥珀方为枕,岂得真珠始是车?

运去不逢青海马,力穷难拔蜀山蛇。

几人曾预南薰曲,终古苍梧哭翠华。

关于勤俭持家俭以养德的诗句(关于勤俭持家的诗句) -...

6.关于勤俭持家的诗句

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

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(唐代李绅《悯农二首 》)译文:盛夏中午,烈日炎炎,农民还在劳作,汗珠滴入泥土。

有谁想到,我们碗中的米饭,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?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破由奢。(唐代李商隐《咏史copy 》)译文:纵览历史,凡是贤明的国家,成功源于勤俭,衰败起于奢华。

俭节则昌,淫佚则亡。zhidao(《墨子·辞过》)译文:节俭就会昌盛,淫佚享乐就会败亡。

忧劳可以兴国,逸豫可以亡身。(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序》)译文: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,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。

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(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)译文: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,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。

取之有度,用之有节,则常足。(《资治通鉴》)译文:有计划地索取,有节制地消费,就会常保富足。

惟俭可以助廉,惟恕可以成德。(《宋史·范纯仁列传》)译文: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,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。

7.描写节俭的诗句

描写节俭的诗句:

兴家犹如针挑土,败家好似浪淘沙

成由勤俭破由奢

勤俭永不穷,坐食山也空

从俭入奢易,从奢入俭难

成家子,粪如宝;败家子,钱如草

眼下胡花乱铺张,往后日月空荡荡

家有万石粮,挥堆不长

黄金本无种,出自勤俭家

饱时省一口,饿时得一斗

细水长流,遇灾不愁

省下烟酒钱,急难免求人

有荒节约度荒,天荒节约备荒

好处安身,苦处用钱

精打细算够半年,遇到荒年不受难

年年有储存,荒年不荒人

良田万顷,日食一升.广厦千间,夜眠七尺

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

4.关于勤俭节约的古诗词有哪些

1. 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地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[清]朱用纯

2. 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,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李绅《悯农》

3. 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诸葛亮《诫子书》

4. 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破由奢。〔唐〕李商隐《咏史》

5. 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〔北宋〕司马光

6. 节俭朴素,人之美德。〔明〕薛瑄

7. 克勤于邦,克俭于家。《尚书·大禹谟》。

1. 李商隐《咏史》

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败由奢。

何须琥珀方为枕,岂得真珠始是车。

远去不逢青海马,力穷难拔蜀山蛇。

几人曾预南熏曲,终古苍梧哭翠华。

注释:①本篇题为“咏史”,实系伤悼唐文宗逝世之作。诗作于开成五年正月文宗逝世后。②《韩非子·十过》载,秦穆公问古明主得国失国之由,由余对曰:“臣尝得闻之矣,常以俭得之,以奢失之。”③沈约《宋书》载,武帝时宁州献琥珀枕,时北征需琥珀治金疮,即命捣碎分付诸将。④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:魏惠王向齐威王夸耀他有“径寸之珠,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”,威王说自己所珍贵的是贤臣,“将以照干里,岂特十二乘哉”!得真:全诗校:“一作待珍。”⑤青海马:一种产于青海湖的杂交马,据说能日行千里,喻可任军国大事的贤才。

赏析:这首诗,诗人根据历史兴亡的史实,概括为“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破由奢”。这些明确的以古鉴今的态度,包含着深刻的用意,比前人的认识更自觉完整。在兴亡系于何人的问题上,尽管李商隐受时代的局限,还只能将理乱的命脉系于帝王,但在他的诗中,大都是指责他们败乱国家的。因此这种揭露更有进步意义。

2. 《尚书·大禹谟》

克勤于邦,克俭于家。

译文:能为国家大事不辞辛劳,居家生活俭朴。

注释:克勤于邦:指为治水的事业竭尽全力。克俭于家:在家生活节俭。

3. 李绅《悯农》

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,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

译文:

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,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。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,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?

注释:⑴悯:怜悯。这里有同情的意思。诗一作《古风二首》。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。⑵粟:泛指谷类。⑶秋收:一作“秋成”。子:指粮食颗粒。⑷四海:指全国。闲田:没有耕种的田。⑸犹:仍然。

3.关于勤俭节约的古诗词

●兴家犹如针挑土,败家好似浪淘沙 ●成由勤俭破由奢 ●勤俭永不穷,坐食山也空 ●从俭入奢易,从奢入俭难 ●小钱不知省,大钱将滥花(英国) ●成家子,粪如宝;败家子,钱如草 ●眼下胡花乱铺张,往后日月空荡荡 ●一勺勺积累的东西,不要用桶倒出去(哈萨克族) ●辛苦得来的果实,不要一口气把它吃完(*尔族) ●家有万石粮,挥堆不长 ●杀牛吃肉,不如留着挤奶(藏族) ●有钱时摆阔,没钱时挨饿 ●欲求温饱,勤俭为要 ●紧紧手,年年有 ●勤能补拙,省能补贫 ●思前顾后,吃穿常有 ●精打细算,油盐不断 ●披着破大氅的,往往是个好酒徒(西班牙) ●粮收万石,也要粗茶淡饭 ●会吃的吃千顿,不会吃的吃一顿 ●精打细算,油盐不断 ●披着破大氅的,往往是个好酒徒(西班牙) ●粮收万石,也要粗茶淡饭 ●会吃的吃千顿,不会吃的吃一顿 ●精打细算,有吃有穿;大吃大喝,当屋*锅 ●小富由俭,大富由天 ●不喝酒,不抽烟,三年省下无数钱 ●节俭是致富的秘诀(英国) ●节俭本身就是一宗财产(英国) ●积小利,成巨富(英国) ●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(爱默生) ●小处不省钱袋空(托·莫尔) ●钱币是圆的,所以容易滚走(托里安诺) ●节约一分钱,等于生产一分钱(英国) ●节省下来多少,就是得到多少(丹麦) ●黄金本无种,出自勤俭家 ●饱时省一口,饿时得一斗 ●细水长流,遇灾不愁 ●省下烟酒钱,急难免求人 ●有荒节约度荒,天荒节约备荒 ●好处安身,苦处用钱 ●精打细算够半年,遇到荒年不受难 ●年年有储存,荒年不荒人 ●奢侈的必然后果风化的解体反过来又引起趣味的腐化(英国) ●奢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,因为不幸的是,你获得愈多,就愈贪婪,而且确实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(安格尔) ●奢侈好像酒,既使人兴奋,又使人衰弱(卡尔) ●奢侈和淫靡只是一种社会腐化的现像,决不是原因(鲁迅) ●不择手段地追求高级物质生活的人,他的思想品德,必然是低级的(潜夫) ●奢侈乃德义之灭亡(瑞士) ●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(古巴) ●知足是天然的财富,奢侈是人为的贫困(希腊) ●良田万顷,日食一升。

广厦千间,夜眠七尺 ●一饱之需,何必八珍九鼎?七尺之躯,安用千门万户? ●身后有余忘缩手,眼前无路想回头 ●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,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●惜衣有衣,惜食有食 ●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 ●一粥一饭汗珠换 ●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●谁爱风流高格调,共怜时世俭梳妆 ●吃饭要知牛马善,着丝应记养蚕人 ●成物不可损坏 君子以俭德辟难。 【出处】《周易·否》。

【大意】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。 克勤于邦,克俭于家。

【出处】《尚书·大禹谟》。 【大意】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,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。

俭,德之共也;侈,恶之大也。 【出处】《左传·庄公二十四年》。

【大意】节俭,是善行中的大德;奢侈,是邪恶中的大恶。 民生在勤,勤则不匮。

【出处】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。 【大意】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,只有勤于劳作,财物才不会匮乏。

俭节则昌,淫佚则亡。 【出处】《墨子·辞过》。

【大意】节俭就会昌盛,淫佚享乐就会败亡。 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破由奢。

【出处】李商隐《咏史》。 【大意】纵观历史,大到邦国,小到家庭,无不是兴于勤俭,亡于奢靡。

忧劳可以兴国,逸豫可以亡身。 出处: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序》。

大意: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,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。 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

【出处】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。 大意: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,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。

取之有度,用之有节,则常足。 出处:《资治通鉴》卷二百三十四。

【大意】有计划地索取,有节制地消费,就会常保富足。 惟俭可以助廉,惟恕可以成德。

【出处】《宋史·范纯仁列传》。 【大意】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,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。

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 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 【出处】朱柏庐《治家格言》。

【大意】即使是一顿粥、一顿饭,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容易;即使是半根丝、半根线,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。 *君子以检德辟难。

(君子以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) *克勤于邦,克俭为于家 (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,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) *俭,德之共也;侈,恶之大也。 (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;奢侈,是邪恶中的大恶。)

*民生在勤,勤则不匮。 (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,只有勤于劳作,财物才不会匮乏。)

*俭节则昌,淫佚则亡。 (节俭就会昌盛,淫佚享乐就会败亡。)

*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

(农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锄禾,滴滴汗珠掉在生长禾苗的土中。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,没一粒都是这么辛苦得来。)

*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破由奢。 (纵观历史,大到邦国,小到家庭,无不是兴于勤俭,亡于奢靡。)

*忧劳可以兴国,逸豫可以亡身。 (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旺发达,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。)

*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 (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,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。)

*取之有度,用之有节,则常足。 (有计划地索取,有节制地消费,就会常保富足。

关于勤俭和奢侈诗句

8.有关于节俭方面的古诗(10首)

君子以俭德辟难。

【出处】《周易·否》。 【大意】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。

【提示】《周易》含有朴素的辩证思想,有许多地方阐述事物变化的道理。这句话就有辩证的思想。

一方面,阐明俭朴的德行有助于防患于未然,防止奢靡腐化等行为;另一方面,在面临危难的时候,特别是在面临物质匮乏的困难时,具备俭朴的德行有助于克服危难。《周易》的作者认为,天地万物都有顺与不顺、通与不通之时,不顺不通,就要修身养德,不能过分彰显自己,以渡过难关。

克勤于邦,克俭于家。 【出处】《尚书·大禹谟》。

【大意】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,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。 【提示】克勤克俭,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。

传说中的古代圣贤都是这样做的,他们对于国家大事尽心尽力。大禹勤劳于治水大业,数过家门而不入。

尧特别关心群众,认为别人挨饿受冻,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到家,是自己的过错。古代圣贤的生活却十分节俭,经常穿着粗布衣裳,吃粗米饭,喝野菜汤。

由于尧、舜、禹在事业和生活上克勤克俭,所以赢得了百姓的拥戴。 俭,德之共也;侈,恶之大也。

【出处】《左传·庄公二十四年》。 【大意】节俭,是善行中的大德;奢侈,是邪恶中的大恶。

【提示】鲁庄公命人在庙堂的柱子上涂红漆,在椽子上雕花纹,这都是奢侈而不合礼法的事情。大夫御孙劝谏他时,说了这句话,并指出这样做实际上是在先人的“大德”中注入了“大恶”,不但不能取悦先人,反而是辱没了他们。

可见,古人是从礼的规范和德的大小的高度来看待节俭,而把奢侈浪费看做一种恶行。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,戒奢以俭,不靡费财物,仍是值得我们崇尚的美德。

民生在勤,勤则不匮。 【出处】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。

【大意】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,只有勤于劳作,财物才不会匮乏。 【提示】这是一句古老的格言。

古人明白,只要老百姓辛勤劳动,社会安定,百姓和国家都会随之富足起来。我们现在仍应保持以勤为本的美德,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劳动,这样,国家才会更加富强,人民生活才会更加富裕。

俭节则昌,淫佚则亡。 【出处】《墨子·辞过》。

【大意】节俭就会昌盛,淫佚享乐就会败亡。 【提示】在先秦诸子之中,墨子以乐于过类似苦行僧的生活而闻名。

他痛恨统治者的骄奢淫逸、靡费财物,提倡节俭。他到处宣扬自己的观点,吸引了大批人做他的弟子,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。

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 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

【出处】李绅《悯农》。 【大意】农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锄禾,滴滴汗珠掉在生长禾苗的土中。

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,每一粒都是这样辛苦得来。 【提示】这首诗语言浅显而内涵深邃。

有一个故事说,一个财主的儿子不知道稼穑之艰难,常到一个饭馆里吃饺子,但把饺子皮全吐掉,只吃肉馅。后来家里遭遇火灾,丽楼美阁一夕之间夷为平地,他成了乞丐,要饭要到这个饭馆,老板以饺子皮招待他,他深为感动。

老板说,不用谢,这都是你当初扔掉的皮,我拣起晒干了而已。财主的儿子很惭愧,后来勤奋劳动,生活节俭,家道重又殷富起来。

这个故事,也印证了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的道理。 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破由奢。

【出处】李商隐《咏史》。 【大意】纵观历史,大到邦国,小到家庭,无不是兴于勤俭,亡于奢靡。

【提示】古往今来,成功的创业者大都经过艰苦奋斗的阶段,所以比较注意勤俭节约。但是对守业者来说则正好相反,他们没有经历过创业的艰辛,容易贪图奢侈享乐,最终的命运必然是事业的衰败,国家的灭亡。

这是几千年的历史所昭示的真理。 忧劳可以兴国,逸豫可以亡身。

【出处】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序》。 【大意】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,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。

【提示】五代时的后唐庄宗李存勖,一开始励精图治,奋发有为,击败各个敌手称帝。但他后来沉湎于音乐戏曲,宠爱伶人,不思进取,部下作乱,伶人发难,在位三年就死于兵乱之中。

欧阳修在撰写《伶官传》时,有感于这段历史,阐发了“忧劳可以兴国,逸豫可以亡身”的道理。中国文化有着很强的忧患意识,特别是在国家动荡、民不聊生时更是如此。

孔子说“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”,孟子讲“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”,就是分别从个人与国家的角度强调了保持忧患意识的重要性。魏征即使在大唐盛世,也规劝皇帝“居安思危,戒奢以俭”,以实现长治久安。

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 【出处】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。

【大意】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,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。 【提示】这是司马光引述他人的话,用来训诫子孙。

它强调要自觉保持俭朴,防止奢侈,含有自勉、警世之意。人都想过好日子,这本无可厚非。

但是过于奢华是不可取的,而且这种追求是永无止境的。商纣王用了双象牙筷子,他的臣子就要逃走,原因是看到了纣王的贪欲一发,将不可遏止。

所以,坚持节俭要有自律的能力。

1.关于勤俭持家的诗句

关于节俭:古诗 悯农二首 李绅 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

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春种一粒粟, 秋收万颗子。

四海无闲田, 农夫犹饿死。咏史 --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破由奢。

天下之事,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侈。 --陆游 句子:君子以俭德辟难。

【出处】 《周易·否》【大意】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。克勤于邦,克俭于家。

【出处】 《尚书·大禹谟》【大意】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,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。俭,德之共也;侈,恶之大也。

【出处】 《左传·庄公二十四年》【大意】节俭,是善行中的大德;奢侈,是邪恶中的大恶。民生在勤,勤则不匮。

【出处】 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【大意】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,只有勤于劳作,财物才不会匮乏。 俭节则昌,淫佚则亡。

【出处】 《墨子·辞过》【大意】节俭就会昌盛,淫佚享乐就会败亡。勤俭节约的故事:季文子的故事 季 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,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、著名的外交家,为官30多年。

他一生俭朴,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,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。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, 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,每次外出,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。

见他如此节俭,有个叫仲孙它的人就劝季文子说:“你身为上卿,德高望重,但听说你在 家里不准妻妾穿丝绸衣服,也不用粮食喂马。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,这样不是显得太寒酸,让别国的人笑话您吗?这样做也有损于我们国家的体面,人家会说鲁 国的上卿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。

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?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,何乐而不为呢?”季文子听后淡然一笑,对那人严肃地说:“我 也希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,但是看看我们国家的百姓,还有许多人吃着粗糙得难以下咽的食物,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,还有人正在受冻挨饿;想到这些,我怎能 忍心去为自己添置家产呢?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,而我则妆扮妻妾,精养粮马,这哪里还有为官的良心!况且,我听说一个国家的国强与光荣,只能通过臣民的 高洁品行表现出来,并不是以他们拥有美艳的妻妾和良骥骏马来评定的。既如此,我又怎能接受你的建议呢广这一番话,说得仲孙它满脸羞愧之色,同时也使得他内 心对季文子更加敬重。

此后,他也效仿季文子,十分注重生活的简朴,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,家里的马匹也只是用谷糠、杂草来喂养。*狗嫁女 东 晋有个大官叫吴隐之,他幼年丧父,跟母亲艰难度日,养成了勤俭朴素的习惯。

做官后,他依然厌恶奢华,不肯搬进朝廷给他准备的官府,多年来全家只住在几间茅 草房里。后来,他的女儿出嫁,人们想他一定会好好操办一下,谁知大喜这天,吴家仍然冷冷清清。

谢石将军的管家前来贺喜,看到一个仆人牵着一条狗走出来。管 家问道:“你家小姐今天出嫁,怎么一点筹办的样子都没有?”仆人皱着眉说:“别提了,我家主人太过分节俭了,小姐今天出嫁,主人昨天晚上才吩咐准备。

我原 以为这回主人该破费一下了,谁知主人竟叫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这条狗*掉,用*狗的钱再去置办东西。你说,一条狗能*多少钱,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儿也比我 家主人气派啊!”管家感叹道:“人人都说吴大人是少有的清官,看来真是名不虚传。”

房梁挂钱 唐 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,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,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,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。公元1080年,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,由于薪 俸减少了许多,他穷得过不了日子,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,弄到一块地,便自己耕种起来。

为了不乱花一文钱,他还实行计划开支: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,然后平 均分成12份,每月用一份;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,每天只用一小份。钱全部分好后,按份挂在房梁上,每天清晨取下一包,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。

拿到一小 份钱后,他还要仔细权衡,能不*的东西坚决不*,只准剩余,不准超支。积攒下来的钱,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,以备意外之需。

有这么一个民间故事:从前,在中原的伏牛山下,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,他一生勤俭持家,日子过得无忧无虑,十分美满。相传他临终前,曾把一块写 有“勤俭”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,告诫他们说:“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,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宇去做。”

后来,兄弟俩分家时,将匾一锯两半,老大分得了 一个“勤”字,老二分得一个“俭”字。老大把“勤”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,每天“日出而作,日人而息”,年年五谷丰登。

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,孩子 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,久而久之,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。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,也把“俭”字当作“神谕”供放中堂,却把“勤”字忘到九霄云 外。

他疏于农事,又不肯精耕细作。

2.关于勤俭持家的诗句有哪些

1. 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 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(唐代李绅《悯农二首 》)

译文:盛夏中午,烈日炎炎,农民还在劳作,汗珠滴入泥土。有谁想到,我们碗中的米饭,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?

2. 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破由奢。(唐代李商隐《咏史 》)

译文:纵览历史,凡是贤明的国家,成功源于勤俭,衰败起于奢华。

3. 俭节则昌,淫佚则亡。(《墨子·辞过》)

译文:节俭就会昌盛,淫佚享乐就会败亡。

4. 忧劳可以兴国,逸豫可以亡身。(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序》)

译文: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,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。

5. 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(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)

译文: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,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。

6. 取之有度,用之有节,则常足。(《资治通鉴》)

译文:有计划地索取,有节制地消费,就会常保富足。

7. 惟俭可以助廉,惟恕可以成德。(《宋史·范纯仁列传》)

译文: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,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。

1.关于勤俭持家的诗句

关于节俭: 古诗悯农二首李绅 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

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 春种一粒粟, 秋收万颗子。

四海无闲田, 农夫犹饿死。 咏史 --李商隐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破由奢。

天下之事,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侈。 --陆游句子: 君子以俭德辟难。

【出处】 《周易·否》 【大意】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。 克勤于邦,克俭于家。

【出处】 《尚书·大禹谟》 【大意】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,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。 俭,德之共也;侈,恶之大也。

【出处】 《左传·庄公二十四年》 【大意】节俭,是善行中的大德;奢侈,是邪恶中的大恶。 民生在勤,勤则不匮。

【出处】 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 【大意】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,只有勤于劳作,财物才不会匮乏。 俭节则昌,淫佚则亡。

【出处】 《墨子·辞过》 【大意】节俭就会昌盛,淫佚享乐就会败亡。 勤俭节约的故事: 季文子的故事 季 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,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、著名的外交家,为官30多年。

他一生俭朴,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,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。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, 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,每次外出,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。

见他如此节俭,有个叫仲孙它的人就劝季文子说:“你身为上卿,德高望重,但听说你在 家里不准妻妾穿丝绸衣服,也不用粮食喂马。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,这样不是显得太寒酸,让别国的人笑话您吗?这样做也有损于我们国家的体面,人家会说鲁 国的上卿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。

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?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,何乐而不为呢?”季文子听后淡然一笑,对那人严肃地说:“我 也希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,但是看看我们国家的百姓,还有许多人吃着粗糙得难以下咽的食物,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,还有人正在受冻挨饿;想到这些,我怎能 忍心去为自己添置家产呢?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,而我则妆扮妻妾,精养粮马,这哪里还有为官的良心!况且,我听说一个国家的国强与光荣,只能通过臣民的 高洁品行表现出来,并不是以他们拥有美艳的妻妾和良骥骏马来评定的。既如此,我又怎能接受你的建议呢广这一番话,说得仲孙它满脸羞愧之色,同时也使得他内 心对季文子更加敬重。

此后,他也效仿季文子,十分注重生活的简朴,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,家里的马匹也只是用谷糠、杂草来喂养。 *狗嫁女 东 晋有个大官叫吴隐之,他幼年丧父,跟母亲艰难度日,养成了勤俭朴素的习惯。

做官后,他依然厌恶奢华,不肯搬进朝廷给他准备的官府,多年来全家只住在几间茅 草房里。后来,他的女儿出嫁,人们想他一定会好好操办一下,谁知大喜这天,吴家仍然冷冷清清。

谢石将军的管家前来贺喜,看到一个仆人牵着一条狗走出来。管 家问道:“你家小姐今天出嫁,怎么一点筹办的样子都没有?”仆人皱着眉说:“别提了,我家主人太过分节俭了,小姐今天出嫁,主人昨天晚上才吩咐准备。

我原 以为这回主人该破费一下了,谁知主人竟叫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这条狗*掉,用*狗的钱再去置办东西。你说,一条狗能*多少钱,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儿也比我 家主人气派啊!”管家感叹道:“人人都说吴大人是少有的清官,看来真是名不虚传。”

房梁挂钱 唐 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,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,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,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。公元1080年,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,由于薪 俸减少了许多,他穷得过不了日子,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,弄到一块地,便自己耕种起来。

为了不乱花一文钱,他还实行计划开支: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,然后平 均分成12份,每月用一份;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,每天只用一小份。钱全部分好后,按份挂在房梁上,每天清晨取下一包,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。

拿到一小 份钱后,他还要仔细权衡,能不*的东西坚决不*,只准剩余,不准超支。积攒下来的钱,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,以备意外之需。

有这么一个民间故事:从前,在中原的伏牛山下,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,他一生勤俭持家,日子过得无忧无虑,十分美满。相传他临终前,曾把一块写 有“勤俭”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,告诫他们说:“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,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宇去做。”

后来,兄弟俩分家时,将匾一锯两半,老大分得了 一个“勤”字,老二分得一个“俭”字。老大把“勤”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,每天“日出而作,日人而息”,年年五谷丰登。

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,孩子 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,久而久之,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。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,也把“俭”字当作“神谕”供放中堂,却把“勤”字忘到九霄云 外。

他疏于农事,又不肯精耕细作。

有关勤俭节约的古诗词有哪些?

1. 《咏 史》 唐李商隐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破由奢。何须琥珀方为枕,岂得真珠始是车?运去不逢青海马,力穷难拔蜀山蛇。几人曾预南薰曲,终古苍梧哭翠华。【译文】:纵览历史,凡是贤明的国家,成功源于勤俭,衰败起于奢华。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头,为什么那镶有珍珠才是好坐车?想要远行,却没遇见千里马,力单势孤,难以拔动蜀山猛蛇。有几人曾听过舜帝的南风歌?只有在苍梧对翠华盖哭泣份儿。2. 《入京诗》 明 于谦绢帕蘑菇与线香, 本资民用反为殃。清风两袖朝天去, 免碍阎罗话短长。【译文】:蘑菇、绢帕和线香是供人们日常使用的,如果都被做官的拿去用来讨好上司,那就会给人民的生活所需带来困难。自己一身清白去做京官,就不会让老百姓指戳脊梁。3. 《书端州郡齐壁》 宋包拯清心为治本,直道是身谋。秀干终成栋,精钢不作钩。仓充鼠雀喜,草尽狐兔愁。史册有遗训,毋贻来者羞。【译文】:清私心是治事的根本,讲直道是立身的宗旨。好木料终成栋梁,好钢材坚强不屈。仓多存粮偷吃公粮的鼠雀高兴,野无杂草常啃青草的兔狐发愁。牢记先贤留下的立身处事的教导,决不能让后人想到我而觉得羞耻。4. 《石灰吟》 明 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,烈火焚烧若等闲。粉身碎骨浑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间。【译文】:(石头)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。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,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,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。5.《书端州郡齐壁》宋 包拯清心为治本,直道是身谋。秀干终成栋,精钢不作钩。仓充鼠雀喜,草尽狐兔愁。史册有遗训,毋贻来者羞。【译文】:清私心是治事的根本,讲直道是立身的宗旨。好木料终成栋梁,好钢材坚强不屈。仓多存粮偷吃公粮的鼠雀高兴,野无杂草常啃青草的兔狐发愁。牢记先贤留下的立身处事的教导,决不能让后人想到我而觉得羞耻。

3.需要12首关于勤俭节约的古诗(要完整、作者、诗名)

百度知道

勤俭节约的

需要12首关于勤俭节约的古诗(要完整、作者、诗名)

查看全部8个回答写回答有奖励

需要12首关于勤俭节约的古诗(要完整、作者、诗名)

需要12首关于勤俭节约的古诗(要完整、作者、诗名),很急!快!

展开

我来答有奖励

1234567891ss55

LV.1 2019-03-23聊聊

1.悯农二首 李绅

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 四海无闲田,农夫犹饿死。

锄禾日当午, 汗滴禾下土。 谁知盘中餐, 粒粒皆辛苦。

2.咏史 李商隐

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败由奢。

何须琥珀方为枕,岂得真珠始是车。 远去不逢青海马,力穷难拔蜀山蛇。几人曾预南熏曲,终古苍梧哭翠华。

古代以“节约”为主题的诗句有哪些?

1、度关山

两汉:曹操

天地间,人为贵。

立君牧民,为之轨则。

车辙马迹,经纬四极。

黜陟幽明,黎庶繁息。

於铄贤圣,总统邦域。

封建五爵,井田刑狱,

有燔丹书,无普赦赎。

皋陶甫侯,何有失职。

嗟哉后世,改制易律。

劳民为君,役赋其力。

舜漆食器,畔者十国,

不及唐尧,采椽不斫。

世叹伯夷,欲以厉俗。

侈恶之大,俭为共德。

许由推让,岂有讼曲。

兼爱尚同,疏者为戚。

译文

万物生于天地,人类高贵无比。

设立君主管理百姓,成为世上正常规矩。

天子车辙国君马迹,畅通天下纵横各地。

决定人才优劣升降,掌握百姓繁衍生息。

我要赞美圣贤君主,他们总管国家疆域。

分封诸侯授给官爵,建立井田颁布法律。

宁烧丹书废除刑罚,也不乱开释罪先例。

舜时皋陶周时甫侯,作为狱官错在哪里?

可惜可叹后代人们,制度办法统统改易。

驱使百姓辛劳奉君,摊派徭役榨取民力。

虞舜下令漆饰食具,激起众国纷纷叛离。

哪如唐尧俭朴实在,用柞做椽且不削齐。

难怪世人赞赏伯夷,盼望搞好社会风气。

奢侈本是最大罪恶,节俭美德不容怀疑。

许由不肯接受天下,难道需要辨出道理?

只要实行兼爱尚同,再疏也会和睦亲密。

2、咏史二首·其二

唐代:李商隐

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破由奢。

何须琥珀方为枕,岂得真珠始是车。

远去不逢青海马,力穷难拔蜀山蛇。

几人曾预南薰曲,终古苍梧哭翠华。

译文

纵览历史,凡是贤明的国家,成功源于勤俭,衰败起于奢华。

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头,为什么镶有珍珠才是好坐车?

想要远行,却没遇见千里马,力单势孤,难以拔动蜀山的猛蛇。

有几人曾经亲耳听过舜帝的《南风歌》?天长地久,只有在苍梧对着翠绿的华盖哭泣份儿。

3、送杨氏女

唐代:韦应物

永日方戚戚,出行复悠悠。

女子今有行,大江溯轻舟。

尔辈苦无恃,抚念益慈柔。

幼为长所育,两别泣不休。

对此结中肠,义往难复留。

自小阙内训,事姑贻我忧。

赖兹托令门,任恤庶无尤。

贫俭诚所尚,资从岂待周。

孝恭遵妇道,容止顺其猷。

别离在今晨,见尔当何秋。

居闲始自遣,临感忽难收。

归来视*,零泪缘缨流。

译文

我整日忧郁而悲悲戚戚,女儿就要出嫁遥远地方。

今天她要远行去做新娘,乘坐轻舟沿江逆流而上。

你姐妹自幼尝尽失母苦,念此我就加倍慈柔抚养。

妹妹从小全靠姐姐养育,今日两人作别泪泣成行。

面对此情景我内心郁结,女大当嫁你也难得再留。

你自小缺少慈母的教训,侍奉婆婆的事令我担忧。

幸好依仗你夫家好门第,信任怜恤不挑剔你过失。

安贫乐俭是我一贯崇尚,嫁妆岂能做到周全丰厚。

望你孝敬长辈遵守妇道,仪容举止都要符合潮流。

今晨我们父女就要离别,再见到你不知什么时候。

闲居时忧伤能自我排遣,临别感伤情绪一发难收。

回到家中看到孤单小女,悲哀泪水沿着帽带滚流。

4、讽谏诗

两汉:韦孟

肃肃我祖,国自豕韦,黼衣朱绂,四牡龙旗。彤弓斯征,抚宁遐荒,总齐群邦,以翼大商,迭披大彭,勋绩惟光。至于有周,历世会同。王赧听谮,实绝我邦。我邦既绝,厥政斯逸,赏罚之行,非由王室。庶尹群后,靡扶靡卫,五服崩离,宗周以队。我祖斯微,迁于彭城,在予小子,勤诶厥生,厄此嫚秦,耒耜以耕。悠悠嫚秦,上天不宁,乃眷南顾,授汉于京。

于赫有汉,四方是征,靡适不怀,万国逌平。乃命厥弟,建侯于楚,俾我小臣,惟傅是辅。兢兢元王,恭俭净一,惠此黎民,纳彼辅弼。飨国渐世,垂烈于后,乃及夷王,克奉厥绪。咨命不永,唯王统祀,左右陪臣,此惟皇士。

如何我王,不思守保,不惟履冰,以继祖考!邦事是废,逸游是娱,犬马繇繇,是放是驱。务彼鸟兽,忽此稼苗,烝民以匮,我王以愉。所弘非德,所亲非悛,唯囿是恢,唯谀是信。睮々谄夫,咢咢黄发,如何我王,曾不是察!既藐下臣,追欲从逸,嫚彼显祖,轻兹削黜。

嗟嗟我王,汉之睦亲,曾不夙夜,以休令闻!穆穆天子,临尔下土,明明群司,执宪靡顾。正遐由近,殆其怙兹,嗟嗟我王,曷不此思!

非思非鉴,嗣其罔则,弥弥其失,岌岌其国。致冰匪霜,致队靡嫚,瞻惟我王,昔靡不练。兴国救颠,孰违悔过,追思黄发,秦缪以霸。岁月其徂,年其逮耇,于昔君子,庶显于后。我王如何,曾不斯觉!黄发不近,胡不时监!

译文

庄严伟大的我们的祖先,从豕韦氏开始建国,穿戴着饰有斧形图案的黼衣和饰有“亚”字图案的朱绂,驾驭着四匹雄马拉的战车,上插龙旃。被赐给彤弓,专司征伐;安抚边远地的人民,总管众多邦国,来辅佐大商朝。

后来又有大彭,也是功勋卓着。到了周朝的时候,我们楚国几代位列诸侯,参与会盟。后来周赧王听信谗言,削夺了我们楚国的爵位。我们楚国既与周朝断绝关系,周朝的政令更不再在楚国施行。赏功罚罪的事也不再由周王朝决定。

朝廷大臣和诸侯王,都不再辅佐、护卫周朝;京城周围五服的地区,都分崩离析,宗周便这样瓦解了。我们的祖先也衰微了,迁徙到彭城居住。到了我们这一辈,那生活真是勤苦之极啊。遭遇了强秦欺侮的灾祸,先王只好亲自到田野中耕种土地。轻慢傲横的秦国,上天不保佑他们。上天垂青、赐福给南方,把秦朝的京城授给汉朝。

汉朝建立真伟大,四面八方去征伐;所到地方都投降,千邦万国都安畅。任命他的小弟弟,建侯封国在楚地;让我们这些小臣子,辅佐楚王要仔细。兢兢业业是元王,恭敬勤俭持续长;赐福万民乐安康,任用辅弼纳贤良。在位将近三十载,基业遗留给后代;后来继位是夷王,能承继遗风。可叹夷王命不长,登基继位是戊王;左右身边诸臣子,正人君子皆栋梁。

为什么我们的大王,却不考虑保守祖宗基业;为什么不想着如履薄冰的艰难,从而继承发扬祖业!国家大事废弛不问,整日游荡娱乐无垠;猎犬骏马漂亮雄壮,东奔西跑前驱后放。一心一意喜兽爱鸟,轻忽农事忘记稼苗。百姓因此而匮乏,大王以此为乐。

所弘扬的不是德行,所亲近的不是俊才。只是扩建苑囿,只是亲近小人。阿谀奉迎的谄媚之人,刚正不阿的正人君子;为什么大王对此不予明察分辨!藐视轻慢你的臣子,又一味纵欲放逸。侮辱了你那圣明的祖先,把被削国废黜看得那么轻。

可叹我们大王是汉朝近亲,却不能日夜勤劳以扬祖先美名!肃穆庄严的天子,统治着天下国土;公正贤明的官员,执法严明没有顾虑。端正远方的人要从自己身边开始做起,只凭恃自己是汉室宗亲肆意横行是十分危险的。哎呀我们的大王,为什么不考虑这些!

不思考不鉴戒,就会使后代没法则可循;失误如此重大,使国家岌岌可危。坚冰形成于微霜,国家崩溃起于懈怠轻慢;看看想想我们的先王,没有不考虑周到的。挽救振兴危亡的国家,最好的方法是王者善于悔过,谁又能违背这一规律;想想以往秦穆公向黄发老人求教,最后终于称霸。

岁月流逝,年岁将老;哎!过去那些君子,善于悔过白新,有幸能扬名于后世。大王您怎么样呢,竟然看不到这些!不亲近黄发智者,你为什么不借鉴以往的事例!

5、杂曲歌辞。太平乐

唐代:白居易

岁丰仍节俭,时泰更销兵。

圣念长如此,何忧不太平。

译文

丰收的年岁里也要节俭,和平的年代更要消弭战争。如果君王经常有这样的想法,又何须担忧天下不够太平呢?

5.关于勤俭持家的诗句有哪些

1. 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 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(唐代李绅《悯农二首 》)

译文:盛夏中午,烈日炎炎,农民还在劳作,汗珠滴入泥土。有谁想到,我们碗中的米饭,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?

2. 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破由奢。(唐代李商隐《咏史 》)

译文:纵览历史,凡是贤明的国家,成功源于勤俭,衰败起于奢华。

3. 俭节则昌,淫佚则亡。(《墨子·辞过》)

译文:节俭就会昌盛,淫佚享乐就会败亡。

4. 忧劳可以兴国,逸豫可以亡身。(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序》)

译文: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,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。

5. 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(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)

译文: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,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。

6. 取之有度,用之有节,则常足。(《资治通鉴》)

译文:有计划地索取,有节制地消费,就会常保富足。

7. 惟俭可以助廉,惟恕可以成德。(《宋史·范纯仁列传》)

译文: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,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。

6.有关于节俭方面的古诗(10首)

君子以俭德辟难。

【出处】《周易·否》。 【大意】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。

【提示】《周易》含有朴素的辩证思想,有许多地方阐述事物变化的道理。这句话就有辩证的思想。

一方面,阐明俭朴的德行有助于防患于未然,防止奢靡腐化等行为;另一方面,在面临危难的时候,特别是在面临物质匮乏的困难时,具备俭朴的德行有助于克服危难。《周易》的作者认为,天地万物都有顺与不顺、通与不通之时,不顺不通,就要修身养德,不能过分彰显自己,以渡过难关。

克勤于邦,克俭于家。 【出处】《尚书·大禹谟》。

【大意】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,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。 【提示】克勤克俭,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。

传说中的古代圣贤都是这样做的,他们对于国家大事尽心尽力。大禹勤劳于治水大业,数过家门而不入。

尧特别关心群众,认为别人挨饿受冻,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到家,是自己的过错。古代圣贤的生活却十分节俭,经常穿着粗布衣裳,吃粗米饭,喝野菜汤。

由于尧、舜、禹在事业和生活上克勤克俭,所以赢得了百姓的拥戴。 俭,德之共也;侈,恶之大也。

【出处】《左传·庄公二十四年》。 【大意】节俭,是善行中的大德;奢侈,是邪恶中的大恶。

【提示】鲁庄公命人在庙堂的柱子上涂红漆,在椽子上雕花纹,这都是奢侈而不合礼法的事情。大夫御孙劝谏他时,说了这句话,并指出这样做实际上是在先人的“大德”中注入了“大恶”,不但不能取悦先人,反而是辱没了他们。

可见,古人是从礼的规范和德的大小的高度来看待节俭,而把奢侈浪费看做一种恶行。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,戒奢以俭,不靡费财物,仍是值得我们崇尚的美德。

民生在勤,勤则不匮。 【出处】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。

【大意】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,只有勤于劳作,财物才不会匮乏。 【提示】这是一句古老的格言。

古人明白,只要老百姓辛勤劳动,社会安定,百姓和国家都会随之富足起来。我们现在仍应保持以勤为本的美德,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劳动,这样,国家才会更加富强,人民生活才会更加富裕。

俭节则昌,淫佚则亡。 【出处】《墨子·辞过》。

【大意】节俭就会昌盛,淫佚享乐就会败亡。 【提示】在先秦诸子之中,墨子以乐于过类似苦行僧的生活而闻名。

他痛恨统治者的骄奢淫逸、靡费财物,提倡节俭。他到处宣扬自己的观点,吸引了大批人做他的弟子,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。

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 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

【出处】李绅《悯农》。 【大意】农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锄禾,滴滴汗珠掉在生长禾苗的土中。

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,每一粒都是这样辛苦得来。 【提示】这首诗语言浅显而内涵深邃。

有一个故事说,一个财主的儿子不知道稼穑之艰难,常到一个饭馆里吃饺子,但把饺子皮全吐掉,只吃肉馅。后来家里遭遇火灾,丽楼美阁一夕之间夷为平地,他成了乞丐,要饭要到这个饭馆,老板以饺子皮招待他,他深为感动。

老板说,不用谢,这都是你当初扔掉的皮,我拣起晒干了而已。财主的儿子很惭愧,后来勤奋劳动,生活节俭,家道重又殷富起来。

这个故事,也印证了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的道理。 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破由奢。

【出处】李商隐《咏史》。 【大意】纵观历史,大到邦国,小到家庭,无不是兴于勤俭,亡于奢靡。

【提示】古往今来,成功的创业者大都经过艰苦奋斗的阶段,所以比较注意勤俭节约。但是对守业者来说则正好相反,他们没有经历过创业的艰辛,容易贪图奢侈享乐,最终的命运必然是事业的衰败,国家的灭亡。

这是几千年的历史所昭示的真理。 忧劳可以兴国,逸豫可以亡身。

【出处】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序》。 【大意】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,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。

【提示】五代时的后唐庄宗李存勖,一开始励精图治,奋发有为,击败各个敌手称帝。但他后来沉湎于音乐戏曲,宠爱伶人,不思进取,部下作乱,伶人发难,在位三年就死于兵乱之中。

欧阳修在撰写《伶官传》时,有感于这段历史,阐发了“忧劳可以兴国,逸豫可以亡身”的道理。中国文化有着很强的忧患意识,特别是在国家动荡、民不聊生时更是如此。

孔子说“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”,孟子讲“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”,就是分别从个人与国家的角度强调了保持忧患意识的重要性。魏征即使在大唐盛世,也规劝皇帝“居安思危,戒奢以俭”,以实现长治久安。

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 【出处】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。

【大意】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,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。 【提示】这是司马光引述他人的话,用来训诫子孙。

它强调要自觉保持俭朴,防止奢侈,含有自勉、警世之意。人都想过好日子,这本无可厚非。

但是过于奢华是不可取的,而且这种追求是永无止境的。商纣王用了双象牙筷子,他的臣子就要逃走,原因是看到了纣王的贪欲一发,将不可遏止。

所以,坚持节俭要有自律的能力。

标签:

标签: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